课程建设
呼伦贝尔学院教务处 >> 首页 >> 规章制度 >> 课程建设 >> 正文

呼伦贝尔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浏览次数:

呼院字〔2017330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改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主要任务》等规定,为了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各学院领导、系主任要组织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各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应紧紧抓住“课程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三个主要方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一)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1.教学条件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2)教学工作计划或教学进程安排;

3)课内实践或课程相关实践;

4)试题库或试题集。

2.教材建设

编写或选用一套好的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符合标准的教材应满足:

1)教材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2)思想观点正确,能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

3)思考题、习题安排系统且具有启发性;

4)文字准确精炼,语言流畅易懂,插图合适得当。

3.各种教学设施建设

课程需要的教具、挂图、软件资源、实验室、图书期刊等,各类条件要求完备和先进。在一定财力条件下,应优先满足实验大纲所要求开出实验的设备要求,鼓励教师和实验人员动手研制新的仪器设备。

(二)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分工、整合、优化、提升建设,具体内容是: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事业心;

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知识、年龄、职称结构等;

4.形成教学和学术上的梯队;

5.制订周密可行的师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建设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核心环节,课程教学的实施必须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必须注意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配合。

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是:

1.课堂教学

1)教学态度认真、目的明确、教书育人;

2)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3)重点突出、条例清楚、逻辑性强;

4)严格要求、因材施教;

5)方法灵活、有启发性、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6)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7)合乎规范,每堂课都要做到“六个有”,即有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大纲、教材、教案及所教班级学生名单。

2.作业和习题课

1)精选题目,例题难度适中,具有较好的覆盖面;

2)与讲课内容配合密切,深度、份量适当;

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真批改作业。

3.课外辅导和自学指导

1)按照要求及时辅导;

2)制订自学指导计划,合理布置自学任务,及时予以检查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辅导或指导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实验

1)实验开出率努力达到100%

2)加强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不断更新设备,保证设备的先进性;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5.专业实习及社会调查

对有专业实习或社会调查任务的课程要求如下:

1)选择合适的场所;

2)准备充分,计划安排周密合理;

3)指导力量搭配适宜;

4)严格考核,及时总结。

6.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适当使用微课、慕课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7.适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8.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改进考试方法。

(四)教学研究

1.教学内容研究。立足职业和岗位要求,不断更新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将行业的新变化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将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内容,经过筛选整合,形成实用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

2.课程所在系要制订明确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计划,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或参与课题研究。

3.系主任要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并及时检查和认真总结,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五)课程建设体系

学校课程建设分为合格课程、特色课程两个层次,实施分层次递进式建设。

二、课程评估办法

(一)课程评估对象与评估工作组织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全部课程均为课程评估对象。课程评估分课程自评、学校评估和整改工作三个阶段。课程自评工作由课程归属的学院组织,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分批评估验收,滚动进行;学校评估由教务处负责遴选课程评估专家并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整改工作由课程组根据学校课程评估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工作。课程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二)课程评估程序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全部课程都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课程标准,特色课程必须在合格课程基础上申报建设。

1.合格课程评估程序

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原则上要求在开课当年内完成合格达标验收。

组织与实施:合格课程达标验收由课程归属的学院组织,以学期为单位按照《呼伦贝尔学院校本课程评估指标合格课程通用标准》中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批评估验收,滚动进行。评估验收前被评估课程组要填报《课程评估基本情况表》、《本科课程评价表》。验收结束后要统一将上述表格一式两份填写好,一份学院留存,一份交教务处备案。对自评验收不合格的课程,各课程归属学院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重新进入下一轮达标验收。

2.特色课程评估程序

课程归属学院在合格课程评估验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特色培育。通过校地合作课程、研究性课程(基于问题、案例、项目等教学方式的课程)、双语课程等建设,力争在建设期内形成一套该门课程的校本教材、考试方法以及特色教学方法,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门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由课程归属学院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组织申报,特色课程的建设周期为2年,学校课程评估专家负责评估验收。立项的特色课程,学校将给予0.5万元的建设资助经费。

三、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四、本办法自201791日起施行。原《呼伦贝尔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呼院字〔200495号)、原《呼伦贝尔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呼院字〔201061号)同时废止。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1.呼伦贝尔学院课程评估指标合格课程通用标准(试行)

2.呼伦贝尔学院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呼伦贝尔学院

                                                    20171229

 

附件1

呼伦贝尔学院课程评估指标--合格课程--通用标准(试行)

指标项目

评审标准

额定

分数

评估办法

得分

课程目标

(10分)

课程目标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描述清晰恰当、可检测,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培养,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达成。

10

课程说明

课程大纲

(10分)

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各项要素齐全完整。

5

教学大纲

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学时分配合理。

5

课程内容

(20分)

教学信息量适当,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适应,注重应用型技术技能培养,重点和难点处理得当。

10

教案和相关材料

专业基础课除了重视基础知识讲解之外,注重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学术前沿知识的传授。

10

专业课能够反映专业发展趋势、行业技术应用、岗位职业标准。

通识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支撑通用能力培养,使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课程教学

资源

(20分)

教材选用恰当,与大纲符合度高。

5

相关数据和支撑材料

选用教学参考书、资料或阅读书目数量适当,有助学生自主学习。

5

教案完备。

5

教学辅助设备选用目的明确,使用恰当,符合教学需要。

5

教学过程

(20分)

教学过程设计科学,环节合理。系统把握课程、教材、学生情况,备课充分。讲、学、做有机融合。

10

随堂听课,了解教学设计、观察教学方法,考察教学效果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有效驾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体现教学相长。

10

课程考核

(10分)

课程考核计划完整,强调过程考核,突出知识应用能力考核。

5

考核计划、平时作业及相关材料

试卷的命题、阅卷、评分、成绩记载、试卷分析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5

持续改进

(10分)

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形成总结报告;重点分析学生在学习兴趣、自主与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提出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10

总结报告、改进措施

说明

(1)验收时,各项应提供必要的文件、数据与支撑材料等;(2)课程大纲请统一参照2015大纲格式要求;

(3)总分为100分。总评分≥60分为通过达标验收;(4)合格课程达标验收由课程归属的二级单位组织,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分批验收,滚动进行。对不合格的课程,各课程归属单位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重新进入下一轮达标验收。


附件2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型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A级指标:一票否决性指标

序号

一票否决性指标

评估办法

1

★建成该课程校本教材(项目化教材、案例式教材、校地合作教材)(电子或纸质出版物均可)。

出版教材或电子版自编教材、讲义并在网站公布,清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网站、特色教学方法佐证材料、特色考试方法佐证材料、教改论文(≥1篇)、教学单位政策支持与措施,通过合格课程达标验收证明材料

2

★统一在清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网站,按照《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完成建设和运行任务。

3

★形成该课程特色教学方法。

4

★形成该课程特色考试方法。

5

★教改论文(≥1篇)。

6

★教学单位有对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7

★特色课程申请评估验收,必须已通过合格课程达标验收。

说明

本栏所列为一票否决性指标,必须全部达标才能进行特色课程评估认定。


B级指标:类别指标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型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双语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指标项目

评审标准

额定

分数

评估办法

得分

课程类型

10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10

审阅培养方案所列课程

教学

内容

40分)

符合本校、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尤其是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外语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20

随机听课、检查教案

吸收和集成国外同类型高校优秀教材内容形成教师自编讲义,具有先进性、应用性和适用性。

10

提供教师自编讲义

主讲教师有系统完整、详略得当的外文教案。

10

审阅备课教案

教学

过程

40分)

以外语(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板书、演示文字;课堂教学至少70%使用外语,教师外语表达准确、流畅。重视师生互动与交流,避免“单向灌输”和“翻译化”倾向。

20

随机听课、浏览课件

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如清华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视频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

10

随机听课或浏览课件

作业与考试的内容至少50%以上使用外语完成。

10

审阅作业

教学效果

10分)

课程建设期间任课教师学生评价良好。

10

督导、学生听课评价

说明

1)验收时,各项应提供必要的文件、数据与支撑材料等。

2)总分为100分。总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型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校地合作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指标项目

评审标准

额定

分数

评估办法

得分

课程类型

10分)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10

审阅培养方案所列课程

教学团队

10分)

与业界联系密切,有校地合作协议书,承担合作教育项目或参与相关专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效明显。

“双师”素质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比例合理,行业企业教师承担具体课程教学任务。

10

审阅主讲教师的校地合作项目;

“双师”队伍建设计划

教学内容

30分)

突出专业能力培养,遵循教学基本规律。

有充分的调研过程和详实的调研资料,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特色明显。

15

审阅调研报告

与行业、企业或社会机构合作进行基于岗位能力、典型工作任务或职业角色的课程内容开发,以真实任务、工作过程或工程技术项目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15

随堂听课、审阅课程备课教案、过程资料

教学过程

40分)

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重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反转式课堂、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40

随堂听课,审阅教案、课程建设方案、行业企业或地方机构实习实训报告

教学效果

10分)

行业企业或社会机构认可,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10

行业企业或地方机构、督导、学生的听课评价

说明

1)验收时,各项应提供必要的文件、数据与支撑材料等。

2)总分为100分。总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型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研究性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指标项目

评审标准

额定分数

评估办法

得分

课程类型

10分)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课程。

10

审阅培养方案所列课程

教学团队

10分)

主讲教师有二年以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历。

5

随堂听课

团队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有教学过程的集体研究与讨论记录,建有教学研讨制度。

5

查看资料,随堂听其他课程参与人的授课情况、课程团队建设计划

教学内容(30分)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等。

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以研究性问题的形式设计精讲内容和对应的学习任务,内容深入浅出。有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方案。

要设计学生自学与研究的组织引导及考核方式等。

30

查看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大纲

教学过程

30分)

必须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符合基于问题、案例、项目等教学方式的要求,建有与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教案。组织每阶段的导学环节、学习与研究环节以及学习成果评价环节。

30

随堂听课,查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性教学教案及过程资料

考核评价

10分)

建立基于过程性学习的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过程性评价成绩比例一般不低于40%,考核方式包括小论文、小评论、小设计、小作品、小调查报告、文献综述、设计作品、知识性测试等。

10

审阅过程性学习评价方案和标准、相关原始资料

教学效果(10分)

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在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方面表现突出。

课程教学得到学生、同行、督导的认可。

10

查看资料、学生评价、督导评价

说明

1)验收时,各项应提供必要的文件、数据与支撑材料等。

2)总分为100分。总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型课程评估指标----特色课程(创新课程)----补充标准(试行)

指标项目

评审标准

额定分数

评估办法

得分

教学团队

10分)

主讲教师必须要有指导创新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经历,且成绩突出。

5

查看创新项目申报书或学科竞赛计划、获奖证书等

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指导团队(不少于3人),能够给予学生课内外辅导,成员内部分工明确、合理。

5

查看资料,随堂听其他课程参与人的授课情况、课程团队建设计划

教学内容(40分)

有针对性的课程教案、指导书、课程大纲及考核办法。

以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和关键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为导向,通过分解和重构实际的工程项目、典型的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案例或社会实践项目成果,融合创新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集成项目化、案例式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40

查看课程资料(课程教案、指导书、课程大纲、考核办法)、过程材料

教学过程

40分)

让学生在练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要实施“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课程的开课规模要求≥30/班次;设立创新学分。

40

随堂听课,查看资料、创新项目成果报告、学生调研问卷等形式

考核评价

10分)

考核办法要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人格发展,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显性知识考核与隐性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结合起来。考核可采取学科竞赛的方式进行。

10

查看资料、学生评价、督导评价

说明

1)验收时,各项应提供必要的文件、数据与支撑材料等。

2)总分为100分。总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


关闭